7.3.10

安慰劑效應增強了?被低估了?還是新藥療效低了?

安慰劑效應增強了?被低估了?還是新藥療效低了?

最近在《連線》看了報導"Placebos Are Getting More Effective. Drugmakers Are Desperate to Know Why",內文指製藥巨頭默克公司最近在測試新的抗抑鬱藥物MK- 869時便遭遇到嚴重的失敗,此藥在初期測試中表現甚佳,副作用甚少,可是在進一步測試時卻出現安慰劑療效超過新藥的結果,最終默克公司決定放棄原初被看好能為公司帶來極大利潤的新藥MK-869了。

其實很多藥廠發現他們生產的藥物,特別是與精神科相關的類別,自80年代始就越來越不能通過安慰劑測試,藥物的效能在大多數測試中都無法超過安慰劑,自2001-2006年,第二階測試因新藥療效無法超越安慰劑而要放棄的上升至20%,第二階段則上升到11%。2007年美國FDA只批准19種新藥推出,是自83年來最少的,2008年也只有24種。

有學者提議藥廠與學術組織合作成立數據分享資料庫,讓研究人員有足夠的資料分析問題所在,可是這涉及商業秘密而不為藥廠所採納,藥廠目前只個別僱用對此問題有深入認識的研究人員幫助設計出更佳的實驗以擺脫安慰劑效應與真實藥效糾纏不清的弊病。

我覺得這篇文章最令人印像深刻及重要的地方為:

1. 指出二次大戰時因有一名醫師Henry Beecher看見有護士用假止痛劑注射也能為病人止痛的事件,才發現有安慰劑效應的事實,並在1962年 thalidomide這種安眠藥導至新生嬰兒雙手殘廢的事件後,人們驚覺要有更安全及更精確測試的方法來驗證藥物的可用性,於是關於安慰劑及雙盲測試等理論就大行其道(順勢療法專家則稱此法早在20世紀初由他們引進,只是當時沒有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成為藥廠及監管機構測試藥效的黃金定律。

可是這條理論又帶來其他更大的困擾,Beecher除了被批評把安慰劑效應理論用錯誤地用在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藥物上,人們在大部份情況下都能自然痊癒,另外Beecher還低估了能引發安慰劑效應因素的數量及其真實的威力,使其測試方法出現了嚴重缺憾而常出現失效的問題。

2.關於安慰劑的真正威力,研究員Benedetti發現安慰劑效應並不是限於止痛(因腦部分泌類似嗎啡的物質),其還能引起的反應包括調節心跳與呼吸、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活動能力、改善情緒、強化認知能力,減輕消化功能紊亂的症狀、緩解失眠、限制與壓力相關荷爾蒙如腎上線素、胰島素的分泌,可以說安慰劑效應啟動了人體的自我自癒的機制,幾乎把整個身體機能都進行了優化。

另一位研究員Ted Kaptchuk則發現安慰劑在對腸易激綜合症不單比得上那些被認為真實有效的藥物,其有效期更長達一個星期之久,遠超以前人們對安慰劑有效期的預算。安慰劑並不只是止痛劑,而是有真實的療效,與真藥一樣可有助病人回覆健康,當然與之相反的自然是負安慰劑效應了,其對病人的健康也自然是有負的的影響了。

3.關於能引發安慰劑效應的因素,研究員William Potter發現地理因素會對藥物的效力產生影響,一種藥物在此地能發揮高於安慰劑的療效,但到另一地則不行;另外不同的測試人員對測試同一種藥很多時都得出相反不同的結果,不管實驗設計得如何嚴謹也好。

其實安慰效應與人們對「藥物」的預設與期望是有極大的關係,病人對「藥物」的看法越正面,安慰效應便越強,一些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破壞了病人的腦部,包括記憶新事物與及對這些事物產生「預設」的能力,在這類病人身止痛劑藥效單獨運行,缺少了安慰劑效應的幫助,所以連止痛的效力也下降了。

能影響人們預設與期望的因素甚多,例如「藥物」的顏色、份量、品牌、藥名意義;醫師對病人的說話、藥廠的廣告宣傳、病人過往經驗、地區文化等,可以說能啟動安慰劑效應的因素幾乎無孔不入,難以完全避免。

這些問題使藥廠越來越找到合適的測試者(心中已有預質設立場),一些地區如非洲、印度、中國及前蘇聯,民眾希望得基本的醫療服務,藥廠除了在一些極易受安慰劑效應影響的疾病(如精神病)及在這些症中找較輕症者做實驗外,其提供測試者的醫療照料質素竟比在美國病人能實際接受的待遇還要好,近乎奢華,在「更好及及專業的照料」(認為更高的療效)的心態影響下,安慰效應自然也大增了。

4.現行使用的雙盲測試方法對於排除安慰劑效應,特別是精神科類藥物,都不是太可靠的,發明於近50年前用作診斷嚴重抑鬱症(要往精神病院)的 HAM-D問卷,現在很多專家都質疑當時以此法定義出來的抑鬱症是不是與今日藥廠所謂的抑鬱症等同,一些如社交恐懼症、經前憂鬱症等在90年代(亦是安慰劑效應問題逐步浮現的年代)「發現」的慢性精神性疾病在定義上過於迷糊,在神經學的領域上仍有很大的爭議,其他如慢性痛症、性功能障礙、帕金森症等疾病亦遇上類似的問題,藥廠要找到新的方法解決安慰劑效應的問題(目前看來藥廠對這方面還很有自信),否則很難有效用藥治療這類病人。

其他相關的說法:

我記得《藥廠黑幕》一書曾提到有關新藥不如舊藥的問題(P142-144),正好與報導所描述的情況相呼應,藥廠對6種廣為使用的抗憂鬱藥所進行的臨床實驗大多數隻有6個星期,而且由於制度的問題,藥廠不必公佈所有的實驗測試結果,只需公佈二項臨床實驗,而藥效只需比安慰劑優勝一點點就行,因此即使10次測試中有8次不能達標,把2次成功的拿作證據即可,即使藥效差距只相差兩成(在臨床上表現相差不遠)仍無關重要,結果在藥廠隱惡揚善的廣告宣傳下,人們便被誤導以為藥物有很高的療效,在一些情況下藥物更會帶來傷害健康的副作用,如用作治療更年期症狀及預防心臟病的動情激素與黃體激素合用的荷爾蒙替代療法被其他研究指反增加心臟病發的機會,因此即使並不是每一種西藥也是如此,我們仍需要對這個普遍的現像提高警覺。

另一本書《發明疾病的人》則更指出不少這類的所謂精神病是藥廠為求利潤而強加在病人身上的(P29-32),並用廣告宣傳說服這些人相信自己患了那些所謂的病,一定要非吃藥不可,不少所謂的精神病其實根本不能算是病或有其他更好的非藥物治療可以應對。

「希希症」(Sisi-Syndrom):「發現」於1998年,病徵為內心有憂鬱傾向,但在人們面前通常表現得活力充沛,對生命十足肯定,以掩飾自己的病態沮喪,並指3百萬德國人患有此症,直到2003年才被人揭發造假。

「籠中虎症候群」:一向對小孩很好的父親情緒因不明原因轉壞,再也無法好好做判斷,還會不停怨東怨西,就像一頭關在籠裡的老虎,每5個父親就有人患上此症。

「天堂憂鬱症」:退休後老人在陽光普照、優美得猶如天堂的環境下出現憂鬱症狀。

「悠閒病」:在悠閒、往度假勝地時發病,病徵包括疲勞、頭痛、四肢疼痛、嘔吐與憂鬱,3%的人會患上此症,使患者對悠閒無福消受。

「全身性開朗症」:出現活潑好動、無憂無慮與不切實際的症狀。

「懼血懼醫症」:症狀包括害怕醫生(被認為因害怕見血?)、拒絕就醫,2-3%的德國人患上此症。

以上的例子也提供了有關所謂安慰劑效力越來越強問題的解釋,很可能那些所謂的精神病重來都不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從心啟動的安慰劑效應似乎是更重要的。

補充新聞:

情緒消沉或增加癌症死亡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9/16/content_12059246.htm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情緒消沉或可增加癌症患者死亡率。但科學家稱情緒消沉癌症患者不應為此驚慌,因為瞭解二者關係有待更多研究。

死亡率增加

科學家發現,情緒消沉或有抑鬱症的癌症患者死亡率比精神狀況良好的癌症患者死亡率高。

在針對9417名癌症患者的26項獨立研究中,有抑鬱症徵兆的癌症患者死亡率比精神狀況良好患者死亡率高25%;確診抑鬱症的癌症患者死亡率比精神狀況良好患者死亡率高39%。

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壓力對腫瘤生長及癌細胞擴散均有影響。這表明消沉情緒或許會影響到人體激素水準和免疫系統,另外,消極情緒使癌症病人不願配合治療可能也是他們死亡率增高原因之一。

「我認為人們應該認真對待情緒消沉,」研究負責人吉莉安·薩坦對美聯社記者說,「希望這一研究結果能促使人們在傳統癌症治療中加入心理社會治療。」

相關研究報告14日發表在美國《癌症》雜誌上。

原文: http://richardfx.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15.html